第一视察|两会前夕,总书记外出考察通报鲜明信号
距2020年全国两会召开另有10天左右,习近平总书记开启了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的第6次地方考察。从乡村到企业,从脱贫攻坚到文物掩护,从河流治理到革新试验区生长……行程满满,内容富厚。
今年全国两会召开本就有特殊配景。一是“十三五”计划收官之年;二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三是疫情防控形势连续向好、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趋于正常。
在这次重要集会前夕,总书记到地方考察调研,释放出的信号很是鲜明。
信号一:时不我待!必须打赢打好脱贫硬仗
脱贫攻坚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最为牵挂的事。
面对战“疫”战“贫”加试题,如何啃下硬骨头,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人民一道实现全面小康,无疑是今年全国两会关注的重要议题。
工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基础之策。
上个月在陕西考察,总书记体贴柞水的木耳工业,被网民赞为“最强带货员”,也让“小木耳,大工业”背后蕴含的工业扶贫思路深入人心。
“莫道农家无宝玉,各处黄花是金针。”这次在山西考察,习近平总书记第一站就来到大同市云州区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再次聚焦工业扶贫,点赞让外地黎民脱贫致富的“摇钱草”。
有网友给第一视察留言说:“‘柞水木耳炒云州黄花’,总书记的考察接地气,也是给各人致富支招儿。”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工业扶贫贵在精准,柞水县有柞水县的步伐,云州区有云州区的思路,各地开展工业扶贫要害就是因地制宜,要有自己的特色,制止同质化。
易地搬家是解决一方水土养欠好一方人、实现贫困群众跨越式生长的基础途径。
搬家之后,下一步怎么办?总书记说:“乐业才华安居。”
当搬得出的问题解决后,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是总书记关注的重点。
搬家只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新楼新房虽然十分重要,但易地搬家不可只满足屋子,不考虑票子。贫困群众更多的幸福感,来源于生活有着落,增收有门路。
“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完成的任务,全党同志务必配合努力。”3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西吕梁山区,作出这样的安排。
3年后,脱贫攻坚进入倒计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山西,了解牢固脱贫攻坚结果事情情况,在调研摸底的同时,为各级领导干部一鼓作气、打赢打好脱贫硬仗作出楷模。
信号二:久远之计!增强战略定力
一个战场,激荡着两场战役。
“云冈大佛遮黑纱,都会随处脏乱差。”曾几何时,扬洒的煤尘令大佛失色,污浊的烟气使行人掩鼻。
空气质量差、情况污染重,曾是山西给人的固有印象。三晋大地,不可是脱贫攻坚的战场,生态治理同样如火如荼。
3年前,习近平在山西考察时强调,坚持绿色生长是生长观的一场深刻革命。
从浙江之行重访安吉县余村、观察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到赴陕西深入秦岭了解生态修复,再到此次来到山西考察汾河综合治理……疫情爆发以来,在总书记的多次考察运动中,生态掩护、绿色生长的理念贯串始终。
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能否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关乎全面小康成色,更关乎人民群众最切实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情况更优美,事关中华民族久远生长。这是总书记心中的“国之大者”,也是老黎民的配合心愿。
目今,战“疫”进入常态化阶段,经济社会生长按下“快进键”。不但顾“疫情防控”的眼前,更谋“绿水青山”的久远。“战略思维+战略定力”,这是我们的制胜一招。
信号三:迈向高质量!坚定不移办妥自己的事
山西因煤而兴,又因煤而困。从“一煤独大”迈向现代多元,是山西经济生长必须破解的重大课题。
基于此,党中央付与山西一项重大任务——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革新试验区。山西成为全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该类型革新试验区。
2017年6月,总书记到山西考察时,对转型综改的先行者寄予厚望。
他说,“山西要用好这一机缘”“真正走出一条工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连续的生长新路”。
课题破解得如何?任务完成得怎样?此次山西之行,总书记专程来到山西转型综合革新示范区政务效劳中心听取相关情况汇报,亲自检查“作业”。
上个月在西安考察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恢复运行等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围绕工业链安排立异链、围绕立异链结构工业链,推动经济高质量生长迈出更大程序,同样体现了党中央的信心和决心。
目今,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特殊配景下,经济社会生长任务沉重。但越是形势庞大、任务艰巨,越要坚持做好自己的事,坚定走好自己的路。
(来源: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
(责任编辑:陈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