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何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涉企效劳“一屏通办”;企业诉求“一口”收办;企业投资项目全程帮办……新春上班第一天,安徽就出台《关于创立一流营商情况的意见》(以下简称《营商情况意见》),宣布优化营商情况的正负面清单,释放打造一流营商情况的强烈信号。
好的营商情况就是生产力、竞争力。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7日召开的新闻宣布会上获悉,此次出台的《营商情况意见》提出用2—3年时间,全省营商情况与先进地区差别显著缩小,涉企历史遗留问题基本清零,市场主体获得感明显提升,第三方视察市场主体满意度高于95%,国家营商情况评价中70%以上指标抵达全国标杆水平。
据省政府秘书长潘朝晖介绍,《营商情况意见》最大的特点是不求面面俱到,而是在听取1000多家企业、200余家商协会和下层党委政府意见,并同步开展营商情况历史遗留问题“大起底”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相统一,提出了优化营商情况的正负面清单。
正面清单,就是“十做到”:一是做到涉企效劳“一屏通办”;二是做到企业诉求“一口”收办、闭环治理;三是做到减税降费降本钱政策顶格落实;四是做到要素需求全力包管;五是做到小微企业优先支持;六是做到民营企业竞争情况越发公正;七是做到涉企政策精准透明、便当兑现;八是做到涉企法治效劳包管有力;九是做到企业投资项目全程帮办;十是做到涉企历史遗留问题“见底清零”。
“十做到”聚焦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涉企效劳重点环节,积极回应企业需求和关切。如,营造民营企业公正竞争情况方面,强调招投标和政府采购依法平等看待种种所有制和差别地区市场主体;积极推动同等条件下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贷款利率和贷款条件坚持一致;将重点民营企业纳入领导干部联系包保效劳规模等。
负面清单,就是“十严禁”:一是严禁利用优势职位拖欠企颐魅账款;二是严禁拒不履行条约、拒不兑现政策;三是严禁设置招投标隐形壁垒;四是严禁增加企业担负;五是严禁推行重大革新、落实重大政策时搞“一刀切”;六是严禁违法违规接纳强制步伐;七是严禁政策执行中滥用行政权力;八是严禁涉企效劳不继续、不作为、慢作为;九是严禁新官不睬旧账;十是严禁亲而不清、清而不亲。
“十严禁”聚焦市场主体反应强烈的营商情况突出问题,划出一定不可做、做了要追责的“红线”“底线”。如,严禁利用优势职位拖欠企颐魅账款,明确任何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不得利用优势职位要求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接受不对理的付款期限、方法、条件和违约责任,不得违约拖欠货物、工程、效劳、包管金等账款等。再如,严禁拒不履行条约、拒不兑现政策,明确不得在招商引资历程中对用地、奖补、环保、能耗、计划等违规允许、太过允许、逾越权限允许;不得在项目落地后任意违约毁约,在兑现涉企政策和条约履约时增设附加条件;坚决制止政策兑现申报环节多、本钱高、时间长等。
“十做到”“十严禁”聚焦目今营商情况中保存的突出问题,既是对各级各有关方面以及所有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严格要求,也是对市场主体和社会的郑重允许。为此,《营商情况意见》强调要增强组织、监督和舆论“三包管”,将优化营商情况作为“一把手”工程,对破坏营商情况行为依法依规严肃追责,对先进经验宣传和负面典范通报加大力度。为进一步落实落细意见精神,省政府办公厅还印发了《创优营商情况对标提升举措(2022版)》,共推出179条具体提升举措。(记者彭旖旎 许梦宇)
来源:中何在线
(责任编辑:陈磊)